<acronym id="mwceg"><sup id="mwceg"></sup></acronym>
<noscript id="mwceg"><optgroup id="mwceg"></optgroup></noscript>

北京六一  電泳儀 DYY-6C  DYCP-31DN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肝癌患者中醫辨證與血清蛋白電泳的相關性研究

肝癌患者中醫辨證與血清蛋白電泳的相關性研究

[導讀]探討肝癌患者體內蛋白電泳水平與肝癌中醫辨證分型的關系。方法: 運用法國西比亞( SEBIA) 全自 動瓊脂糖凝膠電泳儀(HYDRASYS) 分別檢測不同證型的肝癌患者血清蛋白電泳含量。

肝癌在我國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 其綜合治 療的 5 年生存率僅為 3616% [ 1],F代醫學對本病病 因不明, 主要傾向于乙型肝炎病毒、黃曲霉毒素、 亞硝 胺、 飲水污染、 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等學說, 其中以乙型 肝炎病毒為主, 乙肝病毒與原發性肝癌有一致的、特異 性的因果關系, 75% ~ 90%的肝細胞癌可歸結于乙肝 病毒[2]。中醫辨證治療本病在提高療效、 減少復發、 延 長生存時間及提高生活質量顯示出明顯優勢, 為進一 步提高中醫對肝癌的辨證施治水平, 探討 / 證0的實質, 本文對肝癌患者( 64 例) 進行了血清蛋白電泳檢測, 現 將結果報道如下。

 1 對象和方法 

1.1 研究對象 肝癌組: 64 例中, 男 34 例, 女 30 例; 中位年齡 63 歲; 均為原發性肝癌, 為我院住院患者。 西醫參照5現代腫瘤學6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: ( 1) 病 理診斷: 肝組織學證實為原發性肝癌者; 或肝外轉移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肝細胞性癌。( 2) 臨床診斷: 甲胎蛋白 陽性; 影像檢查有明顯肝內實質性占位; 能排除肝血管 瘤和轉移性肝癌; 有明確的乙型肝炎標志陽性的肝硬 化; 中醫辨證分型參照5中醫內科學6/ 積證0, 將肝癌辨 證分為氣滯血阻、 瘀血內結、正虛瘀結 3 個證型, 由于 氣滯血阻、 瘀血內結均表現為實證, 故將二者統稱為氣 滯血瘀, 其中氣滯血瘀 30 例, 正虛瘀結 34 例。 對照組: 30 例中, 男 16 例, 女 14 例; 中位年齡為 61 歲; 均來自本院健康體檢者。體質無陰陽氣血的偏 盛偏衰, 兩組間性別、 年齡無顯著性差異( P > 0105) 。 

1.2 研究方法 ( 1) 儀器: 法國西比亞( SEBIA) 全自動 瓊脂糖凝膠電泳儀( HYDRASYS) 。( 2) 血清: 空腹抽取 靜脈血3mL, 使用 Hydragel Protein 套件, 使血清蛋白質 在pH818 的條件下于起緩沖作用的瓊脂糖凝膠上分離, 用氨基黑染色, 在酸性溶液中脫色。( 3) 數據處理: 利用 SPSS1110 版計算機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。

2 結 果 見表 1~ 4。 

氣滯血瘀組較對照組 A 1 球蛋白明顯升高( P < 0101) , 轉氨酶亦明顯升高( P < 0105) 。其余各項均無

顯著性差異。 正虛瘀結組較對照組 A LB 明顯降低( P < 0101) , 而A 1 球蛋白、 C球蛋白明顯升高( P < 0101) , 轉氨酶亦 明顯升高( P < 0101) 。其余各項均無顯著性差異。

3 討 論 

肝癌屬中醫積證范疇, 臨床辨證主要分為氣滯血 瘀和正虛瘀結兩個證型, 中醫學認為其主要為肝、脾兩 臟功能失調所致, 臨床發現血清蛋白電泳與肝癌中醫 辨證關系密切。自 1930 年 Tiselius 發現電泳通過遷 移作用可將各部分區分開來, 這種技術的缺陷已被區 帶電泳所克服, 區帶電泳用了各種各樣的支持介質使 蛋白遷移達到穩定化, 血清蛋白質在一種指定的緩沖 液中, 根據它們所帶的電荷分離, 典型地分離成 5 個 帶, 白蛋白( ALB) 、 A 1 球蛋白、 A2 球蛋白、 B 球蛋白、 C球 蛋白, 每個區帶含一種或更多的血清成分。兒童與成 人血清蛋白電泳值有明顯差異[3], 而性別對蛋白電泳 值幾乎無影響。本觀察所選患者年齡、性別均無顯著 性差異。從中醫學角度來看, 血清蛋白變化是臟腑功 能活動的體現, 因而通過對蛋白電泳的分析, 必然能探 索到臟腑功能失調所表現出 / 證0的信息。本研究結果 顯示, 正虛瘀結型與氣滯血瘀型肝癌A 1 球蛋白及轉氨 酶較正常對照組均明顯升高( P < 0101、 P < 0105) , 而 這兩型之間A 1 球蛋白及轉氨酶卻無顯著性差異( P > 0110、 P > 0110) 。氣滯血瘀型肝癌與正常對照組蛋白 電泳值相比除A 1 球蛋白明顯升高外, 白蛋白、 A 2 球蛋

白、 B球蛋白、 C球蛋白均無顯著性差異, 這與中醫辨證 此型病程較短、病情較輕、 正氣損耗不劇完全一致。正 虛瘀結型肝癌與正常對照組蛋白電泳值相比白蛋白明 顯降低,A 1 球蛋白與C球蛋白明顯升高, 這與正虛瘀結 型肝癌病程較長、 病情較重、正氣損耗明顯完全一致。 氣滯血瘀型與正虛瘀結型肝癌相比較, 正虛瘀結型白 蛋白及B 球蛋白均明顯下降, 而C球蛋白則明顯升高。 B 球蛋白主要由轉鐵蛋白、血液結合素、 B 脂蛋白和補 體組成, 正虛瘀結組較氣滯血瘀組B 球蛋白明顯下降, 肝癌患者 75% ~ 90% 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所引 起的, 這可能與感染后免疫反應消耗大量補體有關 [4], 正虛瘀結組C球蛋白明顯升高, 這可能與肝細胞長期 受到炎癥或組織增生等刺激有關。統計數據顯示, 肝 癌患者較正常對照組A 1 球蛋白及轉氨酶均明顯升高, 說明肝癌患者肝功與血清蛋白電泳 ALB、 A 1、 B 球蛋白 具有一定的相關性、肝功能與血清蛋白電泳結果是一 致的。 綜上所述, 在確診肝癌以后, 在主癥的基礎上, 如 血清蛋白電泳中白蛋白下降、 A1 球蛋白升高、 B 球蛋白 降低、 C球蛋白明顯升高( > 20% ) , 可辨證為正虛瘀 結; 如僅有A1 球蛋白升高其余各項無明顯變化, 可辨 證為氣滯血瘀。中醫學認為肝癌為肝脾二臟功能失 調, 與血清蛋白電泳的含量變化有關, 其規律可循, 對 于本病的辨證和治療都有積極的意義。


相關文章